《钱学森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1-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内容推荐

  他们是新中国科学技术的旗手,他们是钻研世界难题的佼佼者,他们是专业领域的带头人……他们牺牲自我享受的优越的生活,以国家前途为己任,在吃不饱、穿不暖,工作环境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以高度的爱国热情,持之以恒,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攻克了一道道科学难关,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目录

  第一章 勤学少年

  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家庭教育。面对国贫民弱的时代局面,他决心学好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报效祖国。

  第一节 出身名门世家

  第二节 美好的童年时代

  第三节 人生道路的抉择

  第四节 孜孜不倦求学路

  第五节 初识蒋英

  第二章 异国深造

  他谨记师长的谆谆教导,远涉重洋,在科学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从麻省到加州,他矢志不渝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并在冯·卡门大师的教诲下,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

  第一节 赤子深情

  第二节 不畏权威的治学精神

  第三节 名师高徒的协作研究

  第四节 参与火箭起飞助推器的研制

  第五节 心系祖国的游子

  第六节 赴德考察

  第三章 闪耀加州

  事业顺风顺水的同时,爱情也悄然降临了。由于国内局势仍然不甚明朗,难以一展所学,于是,他带着新婚的妻子在加州安家落户。这一期间,在个人的成就上,他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节 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第二节 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三节 严师出高徒

  第四节 核导弹的先驱

  ……

  第四章 历难归国

  第五章 导弹之父

  第六章 鞠躬尽瘁

  第七章 人生楷模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最初的时候,钱学森在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写博士论文,专攻高速空气动力学。

  高速空气动力学是当时科学领域中的尖端难题。钱学森觉得自己的基础还比较差,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于是他拿出在上海交通大学时的苦读精神,立志要读完世界现有的所有力学著作。整整3个寒暑假期,他每天都坚持读书12个小时以上,心无旁骛。

  他阅遍空气动力学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的偏微分方程、现代数学、原子物理、积分方程、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相对论、分子结构、量子化学等学科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求既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础,又了解这门科学的前沿,为攀登高峰积极地准备着。

  苦战3年之后,钱学森不仅掌握了这门科学的基本知识,而且站到了这门科学的前沿。

  1938年,钱学森与冯·卡门教授合作进行了“可压缩流体边界层”的研究,不仅完美地解释了这种现象,并给出了发生这种逆变的马赫数计算公式。

  也就在这一年,他还与冯·卡门教授提出了“高超声流程理论”,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高超声流程理论”概念的先行者。

  1939年夏天,钱学森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他的第一篇论文是《可压缩流体边界层问题》。他在论文中指出:“在高速飞行状态下,周围空气是热的,这是由于摩擦的作用。”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热障”作用。他的第二篇论文是《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声速流动》,这就是科学界著名的以钱学森及其导师冯·卡门名字命名的“卡门一钱公式”。

  “卡门一钱公式”实际上是由冯·卡门教授提出命题,钱学森做出的结果。它第一次给出了在可压缩的气流中,机翼在亚音速飞行时的速度与压强之间的定量关系,用它可以比较精确地估算机翼上的压力分布来指导各种机翼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