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速度的背景音乐对记忆的影响及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19-01-0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引言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记忆与学习密不可分,学习是形成新记忆的过程,记忆状态的改变也总是以相应的学习为基础当前国内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不断强化学生记忆,通过增强其记忆效果来达到整体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音乐是打开无压力快速学习大门的钥匙,是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和记忆力的积极有效的方法音乐速度是根据乐曲的内容风格而决定,大致可以分为慢速中速和快速三类早在20 世纪8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Lozanov 就已经开发了一种学习音乐,在外国语学习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果目前的研究认为,记忆主要包括两个系统,一是基于海马的外显记忆陈述性记忆系统,另一个是基于纹状体的内隐记忆程序性记忆系统从现实意义上看,由于内隐记忆相对于外显记忆更加接近人们心灵的底层,尤其实在技能学习中更加能挖掘出学习者的巨大潜能,因此近年来愈来愈多的教育领域都在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现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针对现实教学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合理的运用本研究将针对近年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可利用的教学建议,以便学校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供依据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一大革新,还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一次协调发展

音乐速度对外显记忆的影响

    在测验中,如果要求被试参照具体的学习情境将所识记的知识有意识地明确无误的地提取出来,这时所测得的记忆为外显记忆不同的研究对快速的激烈音乐的效果得出不同的结论,究其原因,可能与记忆的内容或所音乐材料选取有关。Felix 的研究表明不同速度的背景音乐对大学生即时回忆有着不同的影响,被试在浪漫音乐条件下的成绩最好,其次是摇滚音乐,无音乐条件下最差王俊刚发现,在三种背景音乐中,快速的摇滚乐单词回忆正确率最低,慢速的轻音乐回忆正确率最高,中速的流行歌曲成绩居中陈友庆也发现,古典快节奏的背景音乐条件和古典慢节奏的背景音乐条件下的回忆正确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快节奏的音乐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慢节奏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综上所述,对于外显记忆而言,快速的背景音乐条件能缩短人的反应时,但是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与具体任务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任务是需要认真思考记忆的内容时,快速的音乐可能会起到抑制作用,降低记忆的正确率相对而言,慢速的背景音乐条件则可以适应大多的记忆任务并能给予正面的促进效果,但也要考虑到个体差异

音乐速度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内隐记忆是指在无需意识参与的情况下,个体过去的知识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所产生的影响,比如被试对先前见过刺激的反应优于未见过刺激,反应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大量研究证实,这种记忆与需要有意识提取过去信息的外显记忆是相互分离的,主要表现为相同的实验变量对两种记忆的行为表现产生了不同甚至相反的影响孙慧等人进行的一项针对初中生边听音乐边记忆英语单词和短文的情况的调查表明,无论是对英语单词还是英语短文的短时记忆,音乐都起到了负作用然而部分同学表示,经过这次实验,以后再听到相同的音乐材料也会想到背诵的英语单词和短文,这说明音乐唤起了个体的情景记忆,它是长时记忆的一种情况,记忆者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同当时记忆的场景和个体经验结合起来储存于大脑之中关于音乐速度对于内隐记忆的影响目前国内还没有明确的实验结论,我们目前的研究中采用学习- 测验范式,通过在编码阶段设置背景音乐进来考察背景音乐速度与内隐记忆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速度快的背景音乐对于浅加工材料较为有利,速度慢的背景音乐对深加工材料较为有利

音乐速度发生作用的生理心理机制

   不同速度的音乐对记忆有着不同的效果,普遍认为慢速的音乐有助于记忆,这背后的生理机制也一直是研究者们密切关注的有些学者支持直接作用说,他们认为音乐刺激能扩大脑内相关功能代表区,提高神经功能的活动科学研究证明,大脑两半球对应着不同的功能,而在音乐刺激激发的相关脑区中,有的又同时负责其他认知活动的加工支持该观点的证据一般来自行为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层面的技术应用,如脑成像技术音乐刺激还可以改变脑电活动,从而影响脑的高级功能活动近年国外研究资料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我们大脑的四种基本脑电波: δ ( DELTA/δwave) θ ( THETA/θwave) α ( ALPHA/αwave) β ( BETA/βwave) 。α脑电波以放松和沉思为特征,是一种放松性觉醒状态,能促进灵感加快资料的收集增强记忆同时,它使人感到愉快放松,并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与情感这是一种理想地控制紧张的状态,也是快速掌握知识的极佳脑力状态人在这种脑波活动状态下,学习和工作能力都会随之增强响还有一些学者支持间接唤醒说,主要观点集中于不同速度的音乐会改变情绪或唤醒度,并间接影响记忆效果音乐的节奏特征对于情绪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还受到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心境,环境和过去经验还有研究者提出,音乐速度更多的是通过影响个体的唤醒水平,进而影响记忆效果当被试处于最佳唤醒水平时,将会有最佳的表现

教学建议

   既然音乐对心理活动有如此大的功效,更有着深层次的生理心理机制作为支撑,那么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就应该予以关注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如何发挥音乐对心理活动的促进作用,使教育策略丰富多元教育手段更加贴近学生就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由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充分利用音乐的特性创设情景化课堂课堂情景化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氛围情感传递语言等隐性因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某种情境进而接受信息获取知识做出思考音乐是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不同速度的音乐材料更能传达出不同的意境音乐氛围的营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人脑潜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也有利于寻求最优化的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益

音乐的应用要与具体科目相结合在语言类的学科中,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相关的音乐作为教学材料,以节奏的转换将静态的文字立体丰富化,也让静态的感悟转化为真情实感比如在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媒体帮助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小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在进行课文朗读的过程中,依据课文内容及其想要传递的情感来选取不同节奏的背景音乐,以营造轻松的氛围,还能在无意识中帮助学生将音乐与课堂情景相联系,以无意识记的方式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结,形成情景记忆因而教师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跟唱需要注意的是,在语文和英语的阅读理解任务方面,由于这样的任务需要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背景音乐的作用便不如帮助学生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那么大,甚至会产生干扰作用研究表明无论在英文阅读还是中文阅读时,背景音乐下的阅读效率低于无背景音乐下的阅读效率,音乐速度与阅读材料之间也存在着交互作用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同样也可以运用音乐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如果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背景音乐在课堂上播放,教学课堂的气氛立刻就会被渲染得充满历史感,引发特定的心境,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

设计隐性课程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无意间习得的,采用暗含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教学内容和特定文化系列在学生课间播放α 脑波音乐会使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实现教学环境的隐性,于潜移默化中益智染情和添趣,提高教学效益隐性课程的设计更要以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因而方案设计应着眼于学生典型学习情境,或常规性的操作动作眼保健操配文通过利用学生这一经常进行的活动,将伴奏音乐配以诗词骈文,或其他节律性学习材料,每天重复播放通过精心设计安排,制作完成传统经典文化篇章的隐含学习课程,从而实现中小学生古典文的隐含学习效果

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指导人生来就有一定的音乐潜能婴儿对于音乐的节奏及音高等非常敏感,可以敏锐地感知到音乐节拍由三拍到两拍的变化期的音乐经验可以使人脑产生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变化,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并且与较高的语言能力甚至其他领域的智力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抓住学生音乐认知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尤其在幼儿阶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音乐的习惯,促进相关脑区激活,提高认知能力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和音乐偏好对于有背景音乐学习偏好的学生来说,指导其在适当的音乐条件下学习,发挥大脑的最大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要对音乐的类型加以选择过去老师家长常常认为边学习边听音乐是不可理喻的,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合适的音乐在一定的场景下的确有助于学习在当今的教学日常中引入一个音乐条件,无疑是给辛苦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至于如何巧妙地发挥音乐更多有利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在教学情景中的实践领会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吴芸芸. 音乐的类型和节奏对记忆的影响[J. 中国健康

心理学杂志,2015( 2)

2]林无忌,孟迎芳,林静远. 提取干扰对内隐记忆的影响[J. 心理学

报,2016( 7)

3]孙慧,高根福. 音乐对初中生识记英语单词和课文的短时记忆和长

时记忆的影响研究[D. 教育现代化,2016